飲食過精易患腳氣 腳氣患者還敢亂吃嗎?
對于腳氣患者的飲食,專家解釋,維生素B1能構成輔酶,參與*的正常代謝,能抑制乙酰膽堿的活性,促進胃腸蠕動,它更作用于神經組織,對于腳氣有著不可忽視的預防作用,腳氣患者應多吃這類食物。這也是為什么以精米為主食的南方腳氣患者更多的原因了。
維生素B1缺乏病的臨床表現為:初起時,頭暈乏力,疲倦厭食,足部出現針刺感或螞蟻爬行感,呈襪套型分布,繼而肌肉酸痛,肌力減退,皮膚感覺遲鈍,筋脈馳張,攣縮,足部浮腫。嚴重者出現心悸、氣短,心動過速,心臟擴大,下肢腫痛,當腫痛過膝至股部,神志不清,喘息嘔吐,呈病危狀,需急救。
預防腳氣,腳氣患者的飲食不宜過精
對于腳氣病人的飲食嗎,專家表示,現代人患腳氣病,多數腳氣患者是因為赤米越來越精,腳氣患者吃面越來越白,腳氣患者的飲食上缺乏B族維生素,加大了患腳氣的幾率。因此,預防腳氣病的最好辦法就是赤的主食不要太精細,腳氣患者在日日常的飲食中要注意,經常吃含維生素B1豐富的糙米、粗雜糧、瘦肉、果仁、豆類食品;注意大便通暢;也可適當服些維生素B1片或干酵母片等,有效預防腳氣。
如果患了腳氣則需要注意,腳氣初期,腳氣患者可用200克花生加水熬成濃湯喝,每日4次,連服5日,對單純性腳氣有較好療效,減緩腳氣癥狀。腳氣患者或用赤小豆100克,扁豆100克,黃豆200克,加水煮湯飲服,每日2次,連服5日,對腳氣初期,多能治愈腳氣。腳氣患者如系慢性腳氣病,腳氣患者可用花生米250克,大蒜100克,雞腳爪3對,加水煮爛服之,每日2劑,連服5日,治療腳氣;也可用黑豆、麥片、胡蘿卜、薏米仁熬粥喝,治慢性腳氣病有特效,腳氣患者可嘗試。
部分腳氣患者的足背浮腫,延至腳踝,連小腿部也有微腫時,腳氣患者可用花生米,赤小豆,去皮大蒜,紅糖各100克,加水煮爛服食,每日3次,連服5日,緩解腳氣癥狀;腳氣患者也可用慈菇200克,鯉魚肉200克,赤小豆50克,陳皮5克,老姜30克,共入鍋加水煮熟吃,緩解腳氣癥狀。
腳氣病嚴重的腳氣患者,腳氣患者可用白茅根,玉當須燒水當茶飲,治療腳氣;腳氣患者也可用羊脛骨250克,黑豆100克,赤小豆5O克,陳皮5克,桂圓5克,共入鍋加水煮熟服食,治療腳氣。
最后提醒大家,腳氣患者如果腳氣的情況過于嚴重,還是盡快到醫(yī)院治療腳氣,腳氣患者的食療作用有限,盡快接受正規(guī)的腳氣治療才是最好的辦法,切不可輕信治腳氣偏方。
-
專家傳授治療腳氣的秘方腳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它的臨床表現是腳部皮膚出現紅腫、疼痛和瘙癢等癥狀。腳氣的發(fā)病原因很多,如濕熱,體內濕氣過重,
-
專家:預防腳氣4大攻略預防腳氣4大攻略 腳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是由于真菌或細菌感染導致。它不僅會引起瘙癢、紅腫、起泡等不適癥狀,而
-
注意!夏季穿“洞洞鞋”易得腳氣隨著夏季的來臨,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都喜歡選擇穿涼鞋或者“洞洞鞋”等透氣性強的鞋子來緩解腳部悶熱的感覺。但是,一些不
-
中醫(yī)治療孕婦腳氣的偏方中醫(yī)是一門源遠流長的醫(yī)學,歷經千年的發(fā)展和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尤其在婦科領域,中醫(yī)療效明顯。孕婦因身體發(fā)生變
-
中醫(yī)治療腳氣有偏方,效果好腳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雙腳浮腫、疼痛,甚至嚴重影響行走。中醫(yī)一直以來就有治療腳氣的經驗,其中不乏一些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