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通過飲食習慣改善尿結石呢?
俗話說病從口入,一語道明飲食和疾病有極密切關系,尿結石也不例外。曾有報道:調節(jié)飲食可有效降低尿結石復發(fā)率。但是隨意改變飲食習慣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因為尿結石的形成因素復雜,結石的成分也各不相同,所以飲食治療必須建立在客觀證實的代謝紊亂基礎上,有的放矢方為良策,F(xiàn)將飲食影響尿結石形成的有關因素,以及飲食的注意點列舉如下。
(1)鈣 90%的尿結石含鈣。一般認為攝入鈣增加則增加腎結石形成的危險性。然而現(xiàn)已證實,普遍推薦的限制飲食中鈣含量的做法,不但不能減少反而會增加腎結石的發(fā)生。低鈣飲食僅可使飲食依賴性高尿鈣者尿鈣降低,而且還必須伴以低草酸飲食,以免繼發(fā)高草酸尿。因此限制飲食鈣并非適用于所有高尿鈣者。對于鈣化草酸類的結石,專家建議保持正常的鈣攝入量,成人每天1000毫克,50歲以上的人每天1200毫克。對絕經(jīng)后婦女補鈣的作用尚存爭議。一般認為絕經(jīng)后婦女補充鈣不會增加結石形成的危險性,即使有危險性,也只會發(fā)生在補鈣的頭幾個月,為謹慎起見在此期最好增加飲水量。
(2)草酸鹽 由于大部分尿結石含有草酸鹽,因此降低尿草酸必將減少結石癥的發(fā)生。生活中忌濃茶,勿大量食用巧克力、菠菜、甜菜、桔子、大黃、果仁、草莓、麥麩、香菇、土豆、辣椒、粟子、咖啡、可可、柿子和楊梅等可能會引起高草酸尿的食物。
(3)水 眾所周知,慢性脫水或飲水量不足和尿結石形成密切相關。公認的合理的飲水量應以每天不低于2升為宜。至于所飲液體的種類一致認為以無奶少草酸液體為宜。飲用水不必強求其軟硬而量是關鍵,且須晝夜兼顧。特別注意夜間飲水非常重要,因為夜間人處于靜止狀態(tài),也是尿液最濃縮的時候,容易形成尿中結晶。
(4)蛋白質 世界和我國的尿石癥發(fā)展過程均證實,尿石發(fā)生和生活富裕有關,即和高蛋白飲食有關。蔬菜飲食雖含草酸鹽較高,但結石發(fā)生的危險性相對較低。 因此節(jié)制食物中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對所有結石患者都是有益的。平時切忌大吃大喝,應適當多吃些粗糧和素食。
(5)鈉鹽 高鈉飲食可增加尿鈣排泄,增加尿中鈣鹽結晶傾向,是結石的易發(fā)因素之一。推薦飲食中食鹽用量以每天不超過10克為宜。
(6)枸櫞酸鹽 枸櫞酸是種天然的尿結石形成抑制劑,它可降低尿鈣的濃度和尿中草酸鈣及磷酸鈣的飽和度。每天補充枸櫞酸鉀可明顯增加尿枸櫞酸及尿pH,降低尿結石復發(fā)率。但是如果攝入大量含枸櫞酸的水果和蔬菜則可導致高草酸尿而抵消其裨益。枸櫞酸含量較豐富的水果有:柑橘、葡萄柚、山莓、菠蘿、酸果等。
(7)脂肪 在丹麥格陵蘭愛斯基摩人冠狀動脈疾病和腎結石的發(fā)生率都低,這和他們高攝入多不飽和脂肪酸有關。魚油可降低特發(fā)性高尿鈣者的尿鈣排泄。飲食中應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多攝取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8)酒 酒的飲料常含有鈣、草酸和鳥嘌呤核苷。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常出現(xiàn)高尿鈣、高尿鎂和皮質醇增加而加速骨脫鈣。長期飲酒者高尿鈣和高尿磷更明顯,容易形成結石。另一方面,飲酒引起的利尿可尿液稀釋,降低結石發(fā)生率?偠灾,中等量飲酒不增加結石形成的危險性。
至于飲食中的鎂、鉀、磷、維生素B6和維生素D對尿石形成的作用尚無定論故不予討論。另外需盡量不服用或少服用與結石有關的藥物,如維生素C、激素、阿斯匹林、磺胺等藥物。
-
尿結石疾病吃什么好對于結石類疾病在飲食上其實是需要非常注意的,尿結石也不例外,那么尿路結石疾病發(fā)病后飲食上有什么禁忌的事項嗎?小編特意搜集
-
尿結石疾病形成原因尿結石疾病確實是困擾人們的一種常見疾病,出現(xiàn)尿結石疾病我們要及早做好治療抓住最佳的治療時機,這樣才能夠早一些遠離尿結石疾
-
尿結石的癥狀表現(xiàn)尿結石疾病的發(fā)生給我的患者帶來了很多的危害,假如出現(xiàn)尿結石這樣的疾病我們不應該忽視,要及早治療抓住最佳的治療時機,這樣才
-
尿結石和尿道炎如何治療呢膽囊的作用首要就是貯存肝臟排泄的膽汁,人們在吃飯后,膽汁會跟著一同釋放出來,參加到食物的消化當中去。假如膽囊中呈現(xiàn)了不一
-
尿結石疾病具有哪些癥狀尿結石是泌尿疾病的一種,由于男性的尿道比女性的長,所以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性患者更應該引起重視。我們知道得了尿結石十分的痛